簡單回顧一下吳哲源的中職生涯,2016年以第十輪被選入他,其實在過去幾年,無論是在一二軍後援的狀況都算是滿穩定的,儘管吳哲源的球速並不算快(直球均速落在140-142之間),三振能力也沒有特別突出(K/9值約為6),但吳哲源卻能將他最擅長的控球發揮到極致,
平博體育
吳哲源生涯在一軍累計153.1局的投球,BB/9低到只有1.88(德寶拉的中職生涯BB/9為1.74),二軍同樣破百局的投球紀錄,BB/9則是2.2,顯示他的控球能力是他最大的武器。可惜的是,儘管上個球季雖然吳哲源在二軍表現亮眼,貢獻33.2局、防禦率2.14、WHIP1.13的優異成績單,但一軍牛棚的表現相當穩定,也使得教練團難以調度、從二軍拉上其他人支援,因此2021年整季吳哲源在一軍只有1場出賽紀錄。那言歸正傳,今年兄弟的先發輪值在季初因為陳琥、黃恩賜、呂彥青等人在春訓階段都處於傷兵的狀態,使得兄弟原先充足的本土先發戰力拉警報,也因此吳哲源今年季初被定位在了先發角色(話是這麼說,但教練團仍讓吳哲源先發中繼兩頭跑)。以下為吳哲源今年先發及中繼的各自成績: 局數 勝 敗 防禦率 FIP 失分 自責分 被打擊率 每局被上壘率 先發(6場) 34.1 3 1 3.15 2.99 13 12 .264 1.02 中繼(16場) 27 2 0 2.00 3.27 6 6 .270 1.19 合計(22場) 61.1 5 1 2.64 3.12 19 18 .267 1.09 乍看之下,今年吳哲源先發的投球局數僅比牛棚出賽時多投7.1局,防禦率則比牛棚出賽時更高,
QT電子自由國度
但先發時的防禦率是在全聯盟先發排名前10的(沒看投球局數限制的話),另一方面,吳哲源先發時的FIP是比牛棚出賽時好,這代表了甚麼?首先,要知道防禦率最大的問題是,儘管自責分的運算,
QT老虎機推薦
能排除掉因守備失誤而造成的失分(非自責分),可是棒球場上充滿各式各樣不會被記成防守的隱形失誤,所以投手的防禦率仍可能會受到身後隊友防守能力的影響。因此,投手獨立防禦率(Fielding Independent Pitching, FIP)便誕生了,FIP徹底排除掉身後守備的因素、以及運氣的影響,只參考投手三振、保送、觸身球、被全壘打率的表現,試圖用成因大多「僅能由投手控制」的幾個數據,
1XBET娛樂城
更正確評價投手的實質投球內容。也就是說,吳哲源在先發時的表現,其實並不比牛棚出賽時來的差,可能只是因為受運氣的影響,也更不用說在被打擊率和每局被上壘率的數據上,也是先發時低於牛棚出賽時的。而造成吳哲源在先發時的防禦率比較高的原因主要在於5/29在洲際對上味全龍的比賽,該場比賽吳哲源先發1.2局失3分,也是吳哲源6次先發中唯一一次不是優質先發的,這無疑對吳哲源的防禦率會造成大幅度的提升,那問題又來了,為甚麼吳哲源先發時的FIP是比牛棚出賽時好?根據FIP的公式,具體如下:FIP =((13*HR)+(3*(BB+HBP))-(2*K))/IP + constant這裡的constant指的是是一個常數,每個賽季會有微小的變化,以確保聯盟平均的FIP和ERA相同。 HR BB HBP K IP 先發(6場) 1 3 1 14 34.1 中繼(16場) 2 5 2 19 27 從吳哲源的三振、保送、觸身球、被全壘打率這四項數據來看就很明確了,吳哲源先發的實質投球內容確實是比擔任牛棚時來得要好,同時也再次證明吳哲源是一名以控球著稱的投手,K/BB是很好的4.125!有趣的是,在今年吳哲源的6場先發中,除去面對味全、富邦、樂天的各一次後,面對到統一獅的次數足足有3次之多,當然這肯定是教練團的特別安排,在吳哲源本季第一次對上統一獅的比賽中,吳哲源便展現了強大的壓制力,而這樣的壓制力也同樣帶到了面對統一獅的第二和第三場的比賽中,並都通通拿下了勝利,彷彿新一代的除「獅」機。期許其實,老實說很難想像本季先發投球有著出色成績的吳哲源,是在去年季末才開始轉為先發的(10/27對上富邦二軍),接著又在二軍總冠軍賽先發了兩場,並在第一場先投了72球之後,休四天再度先發上陣,而兩場比賽也都拿下勝投,成為二軍奪冠的最大功臣,
捕魚大滿貫
也因此整季只在一軍亮相一場的他,後來也被帶進一軍總冠軍賽的28人名單中,也才可以在今年季初拉警報的兄弟本土先發戰力中獲得機會,並有著表現不俗的成績,這無疑是解救了今年中信兄弟的先發輪值,期待著下半季吳哲源一樣可以有穩定出色的先發成績,
雷神試玩
站穩兄弟的先發輪值(畢竟下半季開季,陣中可以先發的洋投只有德寶拉),讓兄弟能夠完成連霸的目標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