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,以投打俱佳、三振少長打多的新鮮球風,加上幾位個性及打法鮮明的年輕選手,以及重視數據分析研究的思維,讓休士頓太空人隊成為當年許多球迷眼中的寵兒。兩三年後,「太鼓」事件以及球團上下各種離譜的言行,讓他們一夕之間成了過街老鼠。這作弊球隊的標籤,一貼大概就是貼一輩子,甚至是當時還沒參與的球員們,也連帶被球迷唾棄。在這些太空人隊球員中,除了事後仍舊高調對外嗆聲的Carlos Correa和名聲跌落神壇的Jose Altuve以外,Alex Bregman大概是眾人最詬病的選手之一。這位體型不起眼的2015年選秀榜眼,在2016年升上大聯盟之後,就以飛快的成長速度,從乳臭未乾的新人蛻變成MVP等級的明星。而自信滿滿的Bregman,也因為在場內外言行鮮明,很快就成為最引人討論的年輕好手之一。然而,Bregman在醜聞爆發之後閃躲的態度,也讓不少球迷們失望,許多人也開始質疑他的身手。這些質疑真的公平嗎?是的。但這些質疑正確嗎?至少數據告訴我們不是。這邊要先澄清一下: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洗白Bregman,也不是要替太空人隊惡劣的行徑辯護。這篇文章主要是要探討Bregman的表現,是否只是鼓聲的產物。而對於太空人隊的作弊醜聞,本文也暫時只認定現今有的實際紀錄,也就是2017年球季中偷暗號敲垃圾桶的行徑是真的。其餘關於蜂鳴器、場邊哨聲還是中外野燈號等尚未明文證實的傳聞,
線上娛樂城體驗金
這邊就先不採納,畢竟我們面對任何人,都應該優先以無罪推定的態度來評估,就算是太空人隊的球員也是如此。直到我們明確得知這些傳聞屬實前,這些傳聞……就是傳聞。關於太空人隊事件,國內外已經不少文章有提到,以目前所得知的資訊來看,「太鼓」事件對單一打席的確會有影響,但對於球員整季甚至是長遠的表現來看,
包你發娛樂城
實際影響可能沒有我們認為的大,而Bregman的數據表現,或許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在所有對Bregman的質疑中,最多的就是認為他在2016年初登板,到2017年球季之間,在三振率和保送率都有了顯著的進步(見下表)。 Season Age G PA HR BB% K% AVG OBP ISO BABIP SLG wOBA xwOBA wRC+ WAR 2016 22 49 217 8 6.90% 24.00% 0.264 0.313 0.214 0.317 0.478 0.336 0.309 114 1 2017 23 155 626 19 8.80% 15.50% 0.284 0.352 0.191 0.311 0.475 0.351 0.340 123 3.5 2018 24 157 705 31 13.60% 12.10% 0.286 0.394 0.246 0.289 0.532 0.396 0.371 157 7.6 2019 25 156 690 41 17.20% 12.00% 0.296 0.423 0.296 0.281 0.592 0.418 0.369 169 8.5 2020 26 42 180 6 13.30% 14.40% 0.242 0.350 0.209 0.254 0.451 0.345 0.333 123 0.9 2021 27 5 23 2 8.70% 21.70% 0.429 0.478 0.333 0.500 0.762 0.520 0.484 238 0.5 Total 564 2441 107 12.70% 14.30% 0.284 0.382 0.240 0.294 0.524 0.383 146 22 如果不是有額外的外力輔助,怎麼可能會有這麼明顯的進步?但就如過去談Springer的文章所提到,Bregman即使在事後的三年,仍舊有繳出一定水準甚至更好的成績。就算2020年球季被疫情打亂而錯失充足準備,又因右大腿後肌拉傷而缺陣了幾場比賽,但是Bregman仍然繳出了高水準的保送率和三振率。這兩項數據也比2017年的爭議賽季表現還要好。而若再考量到Bregman進入職業後就展現低三振率以及優秀調適能力等因素,或許拿這一點來裁定Bregman的2017及之後的表現是作弊的成果,可能稍嫌草率了點。但如果只是看逐年表現,其實還是不夠細微,畢竟我們還要考量主客場的表現。依照我們對2017年事件的了解,太空人隊球員在主場理應會因為偷暗號,而在數據上主優於客。這種假說如果純粹看到下方圖1裡面2016到2017年的主場三振率變化,看似成立。然而,Bregman在客場的三振率變化,雖然幅度沒有主場誇張,但是這部分也是穩定進步,甚至,我們發現除了2017年以外,
線上21點
Bregman在客場的三振率一直都低於主場。更有趣的是,Bregman的客場保送率也是逐年進步,尤其是2018到2019年的進步幅度,更是讓他在當年的客場保送率超越了主場。只有在2020年,我們看到Bregman的客場保送率有明顯下滑的情況。但畢竟去年成績的樣本實在太少,參考價值我們也必須斟酌。當然,這個部分可能還要考量到他主客場分別面對的對手強度和球場因素,但是Bregman無論是主場和客場,他都展現了優異的三振率和保送率。 圖1。圖片來源:筆者繪製 接著我們來看看Bregman歷年的主客場上壘率、長打率和純長打率比較,我們會從圖2發現Bregman除了2018年以外,基本上都是客場表現優於主場。與前一段的邏輯類似,Bregman的打擊在客場可以照常發揮,甚至發揮更為出色,這某種程度也代表他離開了主場和所附帶的「額外優勢」,反而打得更出色。
圖2。圖片來源:筆者繪製 那麼如果我們拿Bregman在2017年之後,也就是2018年到今年的表現,與聯盟其他選手比較呢?我們從這邊就可以發現Bregman無論是主客場,都算是聯盟前半端甚至頂尖的打者。從圖3和表1,我們會看到Bregman在主場的保送三振比,在全聯盟排行第三。 Rank Name PA BB% K% BB/K 1 Luis Arraez 247 9.72% 7.69% 1.26 2 Carlos Santana 809 17.06% 13.60% 1.25 3 Alex Bregman 788 15.61% 12.69% 1.23 4 Mike Trout 728 20.88% 21.15% 0.99 5 Jose Ramirez 730 13.70% 13.97% 0.98 6 Juan Soto 672 17.56% 18.60% 0.94 7 Anthony Rizzo 771 12.45% 13.36% 0.93 8 David Fletcher 599 8.85% 9.68% 0.91 9 Joe Panik 500 10.40% 11.40% 0.91 10 Anthony Rendon 782 12.40% 13.68% 0.91 (表1)
圖3。圖片來源:筆者繪製 但還記得前面提到Bregman客優於主的現象嗎?雖然保送率較低,但是三振率也更低,而這也使他的保送三振比,
GB電子
在這段期間高居聯盟第一(見圖4和表2))。 Rank Name PA BB% K% BB/K 1 Alex Bregman 810 14.57% 12.22% 1.19 2 Tommy La Stella 383 9.40% 9.14% 1.03 3 Ben Zobrist 364 12.36% 12.09% 1.02 4 Carlos Santana 830 15.78% 16.63% 0.95 5 Jose Ramirez 781 11.52% 12.29% 0.94 6 Luis Arraez 262 9.16% 9.92% 0.92 7 Mookie Betts 835 12.69% 14.13% 0.90 8 Nick Markakis 689 10.45% 12.05% 0.87 9 Jesse Winker 449 13.81% 16.26% 0.85 10 Anthony Rendon 716 11.17% 13.41% 0.83 (表2) 圖4。圖片來源:筆者繪製 而談到了長打和上壘,Bregman也是主客場都非常優秀。從綜合各種上壘、打擊結果,外加球場因素所得到的標準化加權得分創造(wRC+)來看,Bregman在主場的表現,排在聯盟第六(見圖5和表3)。 Rank Name PA AVG OBP SLG ISO wOBA wRC+ 1 Yordan Alvarez 204 0.345 0.436 0.695 0.351 0.458 199.9 2 Mike Trout 728 0.301 0.458 0.643 0.342 0.428 179.2 3 Christian Yelich 728 0.319 0.418 0.660 0.341 0.437 176.3 4 Aaron Judge 533 0.323 0.434 0.632 0.309 0.423 175.6 5 Mookie Betts 759 0.329 0.419 0.606 0.278 0.425 164.7 6 Alex Bregman 788 0.285 0.407 0.526 0.240 0.396 159.4 7 Juan Soto 672 0.309 0.432 0.563 0.254 0.411 155.2 8 Jeff McNeil 501 0.330 0.401 0.507 0.176 0.386 151.0 9 Justin Turner 552 0.293 0.380 0.525 0.232 0.384 148.7 10 Anthony Rendon 782 0.302 0.394 0.566 0.264 0.391 146.7 (表3)
圖5。圖片來源:筆者繪製 但到了客場,Bregman卻絲毫不受影響,wRC+的排行也一舉攀升到了聯盟第三(見圖6和表4)。 Rank Name PA AVG OBP SLG ISO wOBA wRC+ 1 Mike Trout 748 0.298 0.425 0.622 0.324 0.428 173.6 2 Nelson Cruz 646 0.311 0.390 0.610 0.299 0.414 163.7 3 Alex Bregman 810 0.290 0.399 0.576 0.287 0.407 159.3 4 Donovan Solano 230 0.384 0.417 0.537 0.153 0.407 153.7 5 Mookie Betts 835 0.303 0.395 0.548 0.245 0.395 150.5 6 Yordan Alvarez 203 0.277 0.374 0.595 0.318 0.396 150.1 7 Dominic Smith 289 0.305 0.374 0.579 0.274 0.398 148.9 8 Luke Voit 449 0.284 0.383 0.548 0.264 0.392 148.6 9 Giancarlo Stanton 444 0.297 0.377 0.545 0.248 0.388 147.9 10 Juan Soto 682 0.282 0.398 0.548 0.266 0.396 147.8 (表4)
圖6。圖片來源:筆者繪製 Bregman除了是不容易三振又很會選保送以外,他也非常擅長用球棒的甜蜜點擊球(36.4%),並帶出理想的仰角。雖然Bregman生涯至今的擊球初速只有聯盟平均左右(88.7英哩),但是他平均17.5度的擊球仰角,以及積極的拉打增加擊球力道,卻可以讓這些球形成安打的機會變高。換句話說,Bregman雖然先天上並沒有優異的爆發力或是身材,但是靠著選球和有效率的擊球策略,他把自己的潛能放到最大。那去年的Bregman發生什麼事?基本上去年的樣本數過小,要明確說出什麼緣由,其實很難。但其中一點是Bregman對於中間高度偏外角以及內角的球路,
場中投注
擊球初速遠不如以往。在擅長的熱區卻表現差強人意,
雷神之鎚試玩
這多少也影響了Bregman的成績,但是這畢竟樣本太少,是因為Bregman退化還是純粹狀態不到位很難定論。這是2018到2019年Bregman的打擊熱區分布圖(圖7)。 圖7。圖片來源:Baseball Savant 這是2020年的(圖8)。
圖8。圖片來源:Baseball Savant 總而言之,無論是從選球或是打擊,Bregman的確有那本錢打出優異的成績。無論是在主場還是客場,Bregman在打擊區所繳出的成績單,幾乎沒有差別,甚至與聯盟其他選手比較時,反而更顯的優秀。而他這幾年的成績也證明了他的實力和進步,確實並非完全是鼓聲所營造的假象。然而我們不禁要問:如果他和其他太空人隊選手已經有了真正的實力,當初球團為何還要去選擇走這不光彩的捷徑?勝利固然重要,但如果為了勝利而出賣了自己,讓球隊培育、情蒐到戰術的種種努力和改革成果,最後都被視為作弊的結果,這真的值得嗎?Bregman的拚戰精神、打球風格以及實質成績,理應是值得我們讚賞甚至景仰的典範,卻因為參與了當時球隊的黑歷史,而難逃千夫所指的命運,實在令人不勝唏噓。 數據資料來源:Fangraphs、Baseball Savant本文數據統計至臺灣時間2021年4月8日比賽完。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或觀點,可以訂閱我的運動視界專欄。您也可以到我的Facebook粉絲專頁Benny Ice的運動冰箱按讚追蹤。我會在那邊對包括棒球、網球和其他運動等賽事或事件發表一些看法,也歡迎您參與討論。 延伸閱讀休士頓,我們有麻煩了!太空人隊為什麼輸多贏少?Joe Kelly賞太空人近身球遭禁賽 球迷直呼:「沒打到人也要被禁?」《太空人偷暗號》球員出面道歉 Jose Altuve:「我對球迷感到懊悔。」太空人隊「偷暗號門」如何在一天內捲起社群媒體千堆雪?!Alex Bregman:回到選秀那一天2019年MLB十大球星No. 6 — 垃圾話的嘴砲人生:Alex Bregman ,